中亚出土的唐朝遗址

本站原创 豆枕百科 2024-02-29 08:23:15 -
中亚出土的唐朝遗址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中亚出土的唐朝遗址的一些知识点,和中亚是大唐的西域吗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下面我们就一块儿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中亚五大斯坦国是以前西域吗
  2. 中亚是大唐的西域吗
  3. 唐朝占领哈萨克斯坦了吗

[One]、中亚五大斯坦国是以前西域吗

〖One〗、中亚的五个“斯坦国”是以前的西域。

〖Two〗、中亚地区的历史十分悠久,是古代中华、波斯、印度文明的交汇点。丝绸之路贯穿着整个中亚地区,沟通起欧亚大陆两端的同时,也给这里带来了繁荣的商业。中原王朝强大时,几度将中亚的大部分地区纳入版图。

〖Three〗、中亚以山地和高原地形为主,气候干燥,平均年降水量低于300毫米,不利于农耕,因而历史上一直是游牧民族的天下。波斯人、突厥人、蒙古人都曾经是中亚的主人,最终形成了以突厥人为主的局面。

〖Four〗、然而,现代意义上的中亚一般是指五个“斯坦”国家,从苏联解体、五国独立,到今天也只有三十年。那么,从悠远的中亚古文明,到年轻的五个“斯坦”,又是如何演化而来的呢?

〖Five〗、公元前2000年左右,发源于中亚和伊朗高原的古波斯人,分布在东至中国的河西走廊、南达印度次大陆、西到里海的广大区域内。他们有很多分支,比如粟特人、乌孙人等等,都属于印欧人种、讲古波斯语。

〖Six〗、现在的“五斯坦”则是狭义的中亚,他们分别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斯坦”是五国国名的共同特点,而这个词起源于古波斯语。

〖Seven〗、在古波斯语当中,“斯坦”(-stan)是地名的后缀词根,用来表示某个面积较为广大的地区,后来演化为代指某个民族聚居的地方,并一直使用到今天。

[Two]、中亚是大唐的西域吗

〖One〗、在唐朝,敦煌以西、天山南北、中亚、西亚地区统称为“西域”。

〖Two〗、但是也有单独的称呼,比如朝鲜叫高丽、新罗、百济;日本叫东瀛、扶桑、汉朝称倭奴;印度叫天竺;越南北部叫交趾;泰国叫暹罗等。

[Three]、唐朝占领哈萨克斯坦了吗

唐朝的时候占领了哈萨克斯坦的一部分,当时哈萨克斯坦归唐朝的西域都护府管理,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强大的王朝之一,领土广大,西部一直到现在的阿富汗,土库曼斯坦,哈尔克斯坦等都是在唐朝的西域都护府管理,唐太宗李世民时期,被各个少数民族称为天可汉。

好了,关于中亚出土的唐朝遗址和中亚是大唐的西域吗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